超重肥胖的干预和治疗
1.医学治疗。
中医治疗。肥胖的病机为胃强脾弱,酿生痰湿,导致气郁、血瘀、内热壅塞。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,通过清胃泻火、健脾利湿、理气解郁、化痰散结等治法控制体重。中医治疗肥胖可通过中药、针灸、穴位埋线、耳针疗法、振腹法、太极拳等达到减重目的。
药物治疗。BMI≥28kg/m2且经过 3~6 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减重 5%,或 BMI≥24kg/m2且合并高血压、高血糖症、高脂血症、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、体重相关骨关节疾病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成人患者,可以考虑在综合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,以帮助减重和改善健康状况。(具体药物治疗方法参见《肥胖症 诊疗指南(2024 年版)》)
手 术 治 疗 。 对 于 BMI≥32.5kg/m2 , 或 者27.5kg/m2≤BMI<32.5kg/m2 且存在肥胖相关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成年人,经改变生活方式和内科治疗无效,综合评估患者意愿、治疗依从性、手术风险和获益并充分知情后,可考虑手术。(具体手术适应证参见《肥胖症诊疗指南(2024 年版)》)
2、全流程体重管理。
建立“院内诊疗+院外管理”的全流程体重管理新模式,合理规范利用 5G 移动通信、云存储、人工智能、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,实现远程采集、监测、评估、管理,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,满足个性化、精准化、持续性的体重管理需求。